落实四敢谋发展,奋楫争先开新局
落实四敢谋发展,奋楫争先开新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关键之年。进入新阶段,面临新问题,也对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就是要求我们要能担负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重大责任。
如何在教育工作中落实四敢精神,需要全体教工在思想上、行动上形成合力,用系统思维打好协同仗。首先,我们要深刻理解“四敢”精神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 “走在前”,在工作方法上求新求变,将“四敢”作为干事创业的催化剂,做到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担当,以实干实绩实效彰显滨小教育人的担当。
“敢为”首要是干部、党员要担当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奋斗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强调“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基层党员、干部要能在工作中巧干实干,敢于扛重活、破难题,在比学赶超中跑出最快“加速度”,把“一心向党”的教育工作干出彩。党员干部要做决策指示的坚定执行者,推动落实的最强主力军;就是要全力带领和鼓励教工“敢于作为”,让广大教工把牢正确方向,做到敢为“有底气”。提升能力本领,做到敢为“有胆气”。勇于激情干事,做到敢为“有锐气”。
“敢干、敢闯”,就要清楚当下学校发展的瓶颈是什么?要能直面问题,拿出方法。 比如,我们学校面临三新问题,新学校、新教师多、新市民子女多,怎样快速发展?怎样快速培养?怎样做好沟通?面对问题,我们各条线要敢于向上争取,努力搭建师生成长发展平台,提升办学支撑保障能力,高位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更要善于向内挖潜,充分发掘本校优势特色,凝聚家校育人合力,促进内涵发展,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我们党员干部要永葆“探路者”的姿态和“挑大梁”的自觉。把“一心育人”办学治校干出众。
“敢首创”就是要扬正气,把“一心为民”教育民生干出新成绩。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讲到:共产党做事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推进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对重大改革要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校行政和党员干部要做好师生首创的全面保障,扎实做好日常管理和服务,特别是将年度10件大事落到实处,年底交出令群众满意的答卷。同时,以“五带五同”党建工作法,以党建红引领教育蓝。通过带思想,同求进步,正“和融”校风;带技能,同强素质,立“和博”讲坛;带作风,同树形象,塑“和美”教师;带创新,同谋发展,开“和进”篇章;带队建,同蓄力量,育“和善”新苗。用党建工作法系统推进党教融合,激活师生首创的可持续力量,以凝聚智慧发挥群团组织的“纽带力量”,广泛凝聚师生群众“敢首创”的奋进合力。
征程万里当奋进,奋楫争先开新局。启程2023,奋斗依然是回答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个基本命题的最好答案。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所有机遇都只为奋斗者准备,所有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所有幸福都是在“敢为”中赢得。
同志们,让我们秉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在“四敢”精神引领下,深刻认识自身所面临的时代责任,快速成为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扛旗手”。让我们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敢首创”的品质,在新学年中展现新作为,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