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行动支部>详细内容

行动支部

滨江实验小学“和风润心“行动支部工作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0-17 19:56:17 浏览次数: 【字体:

常熟市滨江实验小学“和风润心”行动支部工作方案

 

【行动支部名称】

“和风润心”行动支部

【行动目标】

以学校“让每一颗种子自然生长”的办学理念为引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初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实做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责任与担当化为缕缕春风,守护和润泽学生心灵,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学生成长与成才打好人生底色。

【支部简介】

我支部由18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占全校在职教师总人数的27.02%。支部成员分布在学校领导岗位和教育教学第一线,其中,中小学高级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苏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2人,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师1人,常熟市优秀班主任4人,是一支政治觉悟高、专业素质强、服务态度佳的教师队伍。

【主要做法】

1.课堂行动:创设心理健康氛围。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要求党员教师认真学习并积极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创设心理健康氛围,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组织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开展竞赛、组织表演、争先评优等,使学生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受到强烈的感染,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康心理状态。

2.结对行动:实施心理关爱计划。

结合学校德育导师工作制,成立“党员关爱团”,党员担任“心理导师”,确保一位党员对接跟踪关爱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详细、贴近学生的心理关爱计划,力争做到“一人一方案”、“一人一跟踪”。通过温暖的短信、温暖的沟通、温暖的指导、温暖的帮助等温暖行动对症下药,为学生送去关心和关爱,引导、鼓励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3.辅导行动:搭建心理疏导平台。

指导班主任抓好“心理委员”,看好“心信箱”,及时发现学生群体中各种不良情绪的表现,了解心理需求和呼声;党员教师开展轮值驻守学校“心晴小站”,与有心理困惑的学生面对面平等交流,加以正确引导,为他们释疑解难,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排解情绪障碍,矫正心理偏差,筑牢有温度的干预线,避免学生因压力无法缓解而造成心理危机。 

4.创造行动:丰富心理体验活动。

党员教师立足岗位,结合条线工作,大胆创造,设计主题实践活动、心理团辅课、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体验活动,寓教育于活动。心理健康体验活动可包括自我成长、学会学习、情绪调适、人际交往、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学会团结合作,发现自我价值,从而健康成长。

5.共育行动:深化家校社互联观念。

党员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心理保健的思想深入人心。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与家长探讨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交流如何与孩子沟通,怎样真正地陪伴孩子。学校公众号办好“家校驿站”栏目,邀请优秀家长分享亲子教育经验,指导广大家长更科学开展家庭教育。学校与社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校外生活教育的更多体验学习机会

【预期成效】

1.通过行动,高涨勇担当的热情每位党员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觉加强基本功训练,在不同岗位、不同层面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必将得到整体提高。

2.通过行动,提升获得感幸福感随着行动的不断推进,情绪可释放,诉求被回应,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师生关系愈加融洽,校园氛围日益和谐,育人质量不断提升。

3.通过行动,提升战斗力和凝聚力。行动支部有利于彰显党员的带头作用,从而突出党组织的号召力。随着学校教育服务水平提升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支部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4.通过行动,推进学校发展。行动支部建设,初始效应体现在党员教工这一群体,但它产生的后续影响必然是广泛的,会在更多群体、更多层次、更多角度发挥积极辐射作用,提高其他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推进学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